產品名稱 |
蘋果樹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結果年限 |
其它 |
樹苗年限 |
其它 |
級別 |
良種 |
蘋果苗栽植時間。分秋、春兩季,具體根據(jù)立地條件、供苗時間、農活安排等因素確定。我省蘋果產區(qū)南北氣候差異大,帶有明顯的區(qū)域性。秋栽在葉片功能基本喪失后進行,時間愈早愈好。春栽以假植苗頂芽萌動后看到綠色時栽植佳。挖好定植坑。隨著栽培模式和耕作制度的不斷發(fā)展,定植坑較少采用大坑,而提倡中、小坑定植。挖中、小坑的果園土層結構沒有破壞,栽植時回填土,用小量團結水將坑內上下毛細管接通,升溫快,苗早發(fā),且利于水分持續(xù)供應。適量施用磷肥。磷肥在土壤中難移動且易固定,因此栽植苗木要求一次性多施入。每株施0.5 -1千克,及時和土拌勻。其它肥料可不施,一般熟化的土壤肥力能滿足苗木當年生長,防止施用量不當造成“燒苗”。
蘋果苗以實生砧作基砧,其上嫁接矮化砧并留有一定長度的枝段作中間砧,在中間砧上嫁接蘋果品種的成苗,稱為矮化中間砧蘋果苗;尚未嫁接蘋果品種的砧苗,稱為矮化中間砧苗。矮化中間砧苗可發(fā)揮實生砧抗逆性強和矮化中間砧段矮化作用的雙重效應。
蘋果苗嫁接后管理檢查成活、解綁和設支柱。芽接后15天左右即可檢查成活,解綁。凡芽片新鮮,葉柄一觸即落表明已成活;枝接則待芽萌發(fā)抽梢后逐步解綁。枝接的接穗進入旺長后,特別是皮下接接穗,易遭風折,須設支柱綁扶。摘除頂部嫩梢和葉片,確有促進苗木分枝的明顯作用。至于生長高度,只要摘心去葉時間把握的好,苗高超過1米。
對于蘋果苗來說在落葉后進行移植是因為此時它的根系并不在旺盛的生長期內因此可以放心的進行移植;其次此時移植,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冬季漫長的適應期,春季發(fā)芽時樹苗已經(jīng)逐漸的適應了當下的新環(huán)境,并且還會萌發(fā)少量的新根。據(jù)了解除了在北方一些比較寒冷的地區(qū)以外,其他地區(qū)秋季移植是靠譜的,也是合理的。
蘋果矮化密植栽培適宜的樹形為紡錘形,與喬化栽培區(qū)別較大。一般可選用自由紡錘形、細長紡錘形、高紡錘形等樹形,其中以細長紡錘形為常見。采用“一年定干保苗,二年重剪促條,三年拉枝細管,四年成形掛果,五年豐產”的整形修剪技術,實行四季修剪,重視生長季修剪。春季以刻芽為主,夏季促花,秋季開張角度,冬季調整樹體骨架結構。尤其要重視拉枝開角工作。
蘋果苗生土回填后,及時灌透水,使溝內土壤、肥料充分下沉塌實。無灌溉條件的應提個雨季開帶(穴),盡可能接納自然降水,蓄集水分,減少“吊根”現(xiàn)象發(fā)生。重茬地建園,要注意輪作、改土、倒行(新栽植行避開原栽植行)等措施,好采取定植溝(穴)客土。按照“寬行窄株、合理密植”基本思路,實行矮密栽培。一般行距至少保持4m,株距為1.5~2.0m,667m2栽植83~111 株。栽植密度:M26 或SH 系矮化中間砧果園株行距采用1.5m×4.0m 或2.0m×4.0m。矮化自根砧苗木:株行距1~0.8m×3m。合理搭配授粉樹,主栽品種每隔10株,搭配栽植1 株授粉樹,采用菱形狀搭配。
泰安惠農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10年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