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蘋果樹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結果年限 |
其它 |
樹苗年限 |
其它 |
級別 |
良種 |
蘋果苗一邊倒技術的優(yōu)點:1、投產(chǎn)快:2—3年大豐收。而其他技術5年才豐收,足以把農(nóng)戶拖垮變窮;
2、產(chǎn)量高:使水果類畝產(chǎn)極易萬斤左右。而其他技術的產(chǎn)量遠低于果樹一邊倒技術;
3、質量好:永無里外,光禿,上下、左右、前后都見光,幾乎所有枝、葉、果都見光,果實大、正、甜、美。而其他技術三個不見光,上邊見光而下邊不見光,南邊見光而北邊不見光,外邊見光而里邊不見光,不見光的部位光禿、色不美、品質差,殘次果高達30%以上;
4、易管理:樹體矮、不爬樹;樹下高,能開拖拉機。而其他技術,樹高的須爬樹,樹矮的不能機械化,沉重勞動,費工費錢;
5、投資少:省工一半,省藥一半;
6、跟市場:快速改良品種,品種跟著市場走;
7、抗大風:樹矮抗風,樹下空間大而通風;
8、壽命長:容易斷根發(fā)新根,發(fā)了新根壽命長。
蘋果苗嫁接主要采用芽接技術。選無病蟲害,生長健壯,根系發(fā)達,節(jié)間耝短無失水現(xiàn)象,芽飽滿的苗木。推薦煙臺紅香玉果業(yè)根系發(fā)達的大苗。在土壤結凍后,到萌芽前。種植前,在長寬深80~100厘米的栽植每穴施腐熟豬牛肥10~15公斤,肥和土充分拌勻,不能與根系直接接觸,施在定植點下面,距離表土30~40厘米處。苗木運回后對根群和新稍作適當修剪。
蘋果矮化中間砧砧段長度以20~35厘米為宜,但同一苗圃的變幅不超過5厘米,即可分別為20~25厘米或25~30厘米或30~35厘米,以利栽后樹相較一致。無病毒矮化中間砧蘋果苗生長旺盛,其中間砧段長宜為30~35厘米。中間砧段長度短于20厘米,矮化效應太差;長于35厘米則育苗時間過長。
修剪的技術:對于已經(jīng)有兩年生的蘋果苗來說,要想促進它的生長就要學會修剪的技術,可以通過刻芽的方式讓其萌發(fā)主側枝條,這是十分的有必要的。尤其是新定植的蘋,年首要的任務就是盡量的讓其多萌發(fā)新枝條,這樣才可以促使它的枝繁葉茂,所謂的根深才能蒂固就是這個道理。
蘋果苗生土回填后,及時灌透水,使溝內土壤、肥料充分下沉塌實。無灌溉條件的應提個雨季開帶(穴),盡可能接納自然降水,蓄集水分,減少“吊根”現(xiàn)象發(fā)生。重茬地建園,要注意輪作、改土、倒行(新栽植行避開原栽植行)等措施,好采取定植溝(穴)客土。按照“寬行窄株、合理密植”基本思路,實行矮密栽培。一般行距至少保持4m,株距為1.5~2.0m,667m2栽植83~111 株。栽植密度:M26 或SH 系矮化中間砧果園株行距采用1.5m×4.0m 或2.0m×4.0m。矮化自根砧苗木:株行距1~0.8m×3m。合理搭配授粉樹,主栽品種每隔10株,搭配栽植1 株授粉樹,采用菱形狀搭配。
蘋果苗栽植深度是決定苗木成活和生長強弱的關鍵,對果樹一生的生長、結果都至關重要。矮化中間砧苗,矮化砧應露出地面20cm 為宜(起壟覆膜后露出地面5~10cm 為宜);矮化自根砧苗,入土深度為苗木原生長的土印處。切忌栽植過深。三要科學栽植。栽植時將苗木植入栽植坑,回填細土至全部根系后提苗,以舒展根系,并進行第1 次踩土,再回填細土,進行第2 次踩土,使土壤緊密接觸根系,深度以超過起苗時原印5cm左右為準。
泰安惠農(nóng)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10年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