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銀杏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銀杏(學(xué)名:Ginkgo biloba 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為落葉大喬木。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外種皮肉質(zhì),被白粉,熟時黃色或橙黃色。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樹,曾是僅遺存于我國的樹種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稱。銀杏樹的果實和葉子均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淺縱裂,大樹之皮呈灰褐色,深縱裂,粗糙;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枝近輪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較雄株開展);一年生的長枝淡褐黃色,二年生以上變?yōu)榛疑?,并有細縱裂紋;短枝密被葉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長出長枝;冬芽黃褐色,常為卵圓形,先端鈍尖。
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我國特產(chǎn),僅浙江天目山有狀態(tài)的樹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銀杏的栽培區(qū)甚廣:北自東北沈陽,南達廣州,東起華東海拔40-1000米地帶,西南至貴州、云南西部(騰沖)海拔2000米以下地帶均有栽培,江蘇省邳州市居多,以生產(chǎn)種子為目的,或作園林樹種。栽培區(qū)常用實生苗、移桿苗或根蘗苗進行嫁接,可提前在8-10年生時開花結(jié)實(實生苗一般在20年后才開始結(jié)種子)。各地栽培的銀杏有數(shù)或千年以上的老樹。朝鮮、日本及歐洲、美各國庭園均有栽培。
因為銀杏性喜光,東西方向栽植可以銀杏受南北方向光照更加充足,并且較疏的密度也可以確保其在生長過程中不受其他鄰樹的影響。另外,銀杏對于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較強,在酸堿性土壤中可以選擇適當放寬種植密度,在含鹽量高的土地中可以通過一定的酸堿度改造后進行種植。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