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4公分剛竹,安陽剛竹,登封1公分剛竹,淅川縣2公分剛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有淡褐色或褐色略呈圓形的斑點及斑塊;捧耳及鞘口縫毛俱缺;捧舌綠黃色,拱形或截形,邊緣生淡綠色或白色纖毛;捧片狹三角形至帶狀,外翻,微皺曲,綠色,但具桔黃色邊緣。末級小枝有2-5葉;葉鞘幾無毛或僅上部有細柔毛;葉耳及鞘口縫毛均發(fā)達;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 6-13厘米,寬1.1-1. 2厘米?;ㄖξ匆?。筍期5月中旬。
稈莖有6個節(jié),其中只有一個節(jié)上有筍子長出(稈柄與老竹子連接部分);地下部分密集在一起,不向他處延伸,并有向地面拱起的特性;單叢莖竹地下莖須根發(fā)達,大部分于表層,深達2米。新生幼竹當年不發(fā)根,第二年形成根系,以后逐漸減弱,6、7年生老竹活根很少;失去地上部分的莖,可在地下保持十多年才爛,如不及時處理,則層層盤結合,影響竹筍的形成和竹林生長,應割斷竹株與老篼的聯(lián)系。
園地選擇:要求土壤疏松、透氣、肥活,以土層深厚、透氣、保水性能良好的烏沙土、沙質(zhì)壤土為好。普通紅壤、黃壤也適且栽培。鹽堿土、石灰性土不適宜栽培,土壤深度要求50cm以上,PH值4.5-7.0左右,以微酸性或中性為宜,地下水位應在1m以上為宜。坡度在20°以下,海拔250m以下為好。早園竹喜濕潤怕積水,喜光怕風,應種在背風向,光照充足的東南坡、南坡。
早園竹造林除大伏天、冰凍天和竹筍生長期外均可種植,但以5月下旬-6月的梅季和9月桂花季為好。定植密度一般2.5m×3m或3 m×3m,每畝70-90株。有坡度的造林地,按等高線種植或筑成梯田,挖80cm×50cm×40cm定植穴,穴底要平整,表土放在一邊,先在穴內(nèi)放10公斤左右經(jīng)過腐爛的廄肥或1公斤左右菜餅,用10厘米細泥蓋住肥料后再種上竹苗,。
掘地加泥,松土除草。一般情況下,每年需掘地二次松土除草二次。次掘地應在5月中旬-6月上旬進行,掘地前先砍除4年以上老竹及全開花竹,重施有機肥和化肥,墾復深達30cm;第二次掘地應在9月份進行,這次掘地不宜太深,一般10-15cm,同時增施一次有機肥和磷鉀肥。對土層不深、肥力不高、砂性或粘性過重的竹地,每年秋冬初要加3cm左右客土,以改良土壤肥力,水網(wǎng)平原地區(qū)在秋冬季節(jié),可捻挑一次河泥,但加土和捻泥都不能太厚。
早園竹,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早園竹姿態(tài)優(yōu)美,生命力強,在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天津、河南、北京等省市引種表現(xiàn)良好。其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早園竹可廣泛用于,公園、庭院、廠區(qū)等。也用于綠化邊坡、河畔、山石。早園竹成本較低,而綠化效果好,栽植當年即可體現(xiàn)非常好的觀賞價值。深受各地景觀工程的喜愛。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