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北五味子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北五味子以小興安嶺、長白山區(qū)為主產區(qū),主要分布于東北地區(qū)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其次是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山東、內蒙古等地,朝鮮、日本、俄羅斯等國也有分布。以東北三省分布范圍廣、產量大、質量佳。其資源主要分布于北緯40°~50°、東經125°~135°的廣闊山林地帶。
五味子的花為風媒花,雄蕊先開,花期3-5天,從第三天起花粉飛揚,雌花開放遲于雄花。花期7-9天。開花的順序是由下而上,陽面早于陰面,山中上腹早于山下與河岸,五味子早于人工栽培的植株,無性苗先于實生苗。
五味子為常用滋補強壯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其來源于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后者習稱“南五味子”。兩者歷史上均以不同來源的同一味藥物進行收載和使用。李時珍謂:“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產者色紅,北產者色黑,人滋補藥北產者良”。2000年版藥典部將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別收載為兩個品種。五味子僅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規(guī)定特征成分為五味子醇甲,其含量不得少于0.4%。南五味子指華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含總木脂索以五味子酯甲計,不得少于3.0%。由于歷史的原因,至今仍有五味子與南五味子不分的情況存在。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