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湖北1公分杜梨苗,河北一年生杜梨苗,杜梨苗,杜梨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杜梨屬落葉喬木,枝常有刺。株高10米,枝具刺,二年生枝條紫褐色。葉片菱狀卵形至長圓卵形,幼葉上下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絨毛;葉柄被灰白色絨毛;托葉早落。傘形總狀花序,有花10-15朵,花梗被灰白色絨毛,苞片膜質,線形,花瓣白色,雄蕊花藥紫色,花柱具毛。果實近球形,褐色,有淡色斑點,花期4月,果期8-9月。杜梨產中國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湖北、江蘇、安徽、江西。生平原或山坡陽處,海拔50-1800米。杜梨抗干旱,耐寒涼,通常作各種栽培梨的砧木,結果期早,壽命很長。木材致密可作各種器物。樹皮含鞣質,可提制栲膠并入藥。
杜梨的枝刺是從枝條上抽生的變態(tài)小枝,著生牢固不易脫落,比其它形態(tài)的粗壯而長,長約一寸,刺傷性很強,足以刺透獸皮。大概早期的先民們由于生產技術低下,制做成本高,普通人家用不起,就用常見而實用的杜梨枝干,實際是使用杜梨木材之后的下腳料,堵在院門口,防止竄入。這可能也是杜梨這種樹木被稱“杜”的原因,指可以用來堵塞門洞的樹木。至今在一些農村還可以見到,人們把刺樹枝堆放在存放柴草的院門口代替門。
杜梨藥用價值;杜梨枝葉:用于霍亂,吐瀉,轉筋腹痛,反胃吐食。樹皮:用于皮膚潰瘍。果實:酸、甘、澀,寒。消食止痢。用于泄瀉,痢疾。
杜梨果實入藥,具有潤腸通便、消腫止痛、斂肺澀腸及止咳止痢之效;杜梨根、葉入藥可潤肺止咳、清熱,主要用于治療干燥咳嗽,急性眼結膜炎等癥。
古籍描述:《本草綱目》載“燒食止滑痢”;《玉楸藥解》載,“味酸,性澀微寒、收腸斂肺,止瀉除嘔;《救荒本草》載“杜梨葉微苦,嫩葉炸熟,水洗淘凈,用油鹽調拌即可食用”;《中華本草》記載:棠梨枝葉味酸,甘澀、寒、;能疏肝和胃、緩急止瀉。杜梨可用來治療皮膚潰瘍,因含適量丹寧,故可以用來釀造酒、醋和飲料。杜梨葉片中有較高的根皮苷含量,其降解物根皮酚能夠有效抑制真菌等微生物的活動。同時,根皮苷是一種天然的非糖甜味劑,在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治療中具有特療效,同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