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別名 |
石雕觀音菩薩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民間度高、影響力大的菩薩莫過于觀音菩薩了,然而,觀音菩薩原被稱為“觀世音菩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而改稱“觀音菩薩”。此外,我國民間自古就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說法,也是受歡迎的一位佛教菩薩。其實,佛像擁有千般變化、萬般分身,并無性別之分,由于民間傳說觀音菩薩慈悲為懷,就好似一位慈母,久而久之也就經(jīng)常被人們雕刻成或畫成女性的形象,同時也希望用母性的大愛來表達菩薩對蕓蕓眾生的慈悲之心。
白衣觀音:相傳中原兵亂,無辜百姓死傷無數(shù),到處都是孤魂野鬼,不得安寧。觀音菩薩在鬼節(jié)的那天來到中原,現(xiàn)出一襲白衣的寶相,超度冤魂。表示觀音菩薩懷有純凈的菩提之心,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臥觀音:相傳有幾個盜賊偷光了眾寶觀音像上的寶物,便將塑像扔進了長江。金陵有個叫潘和的商人一心向佛,但身有怪疾,就是每天睡不著覺,得到觀音 菩薩點化的他來到江邊撈起了菩薩的法像,并將一塊石荷葉雕成蓮花寶座,但由于觀音法像已受到損傷無法直立,只好側(cè)臥在蓮葉之上。之后潘和每天睡覺都會感到 自己睡在觀音的蓮葉上一般舒適安寧。
延命觀音:因能消除咒詛與毒藥,使眾生能以,故稱延命觀音。相當于法華經(jīng)卷七普門品所載(大九·五八上):“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之觀音化身。眾寶觀音:普門品說:“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車渠、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入于大海,為其黑風吹其船舫,飄至羅剎鬼 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即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菩薩而現(xiàn)此身。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