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過濾污水處理常用的方法,根據(jù)過濾介質不同,機械過濾設備分為顆粒介質過濾和纖維過濾兩類,顆粒介質過濾主要以砂石等顆粒濾料作為過濾介質,通過顆粒濾料吸附作用和砂粒之間孔隙對水體中固體懸浮物截留作用實現(xiàn)過濾的,優(yōu)點是易反沖,缺點是濾速慢,一般不超過7m/h;截污量少,其核心過濾層只有濾層表面;過濾精度低,只有20-40μm,并不適合含高濁度污水快速過濾。
不對稱纖維束濾料組成的濾床在水流的壓實作用下,水流經過濾層時產生阻力,從上到下,水頭損失逐步減少,水流速度越來越快,濾料的壓實程度就越來越高,孔隙度越來越小,這樣沿水流方向,自動形成連續(xù)的梯度密度濾層分布,形成了一個倒金字塔的構造。該結構十分有利于水中固體懸浮物的有效分離,即濾床上部脫附的顆粒很容易在下部窄通道的濾床中被捕獲而截留,實現(xiàn)高濾速和過濾的統(tǒng)一,提高過濾器截污量,延長過濾周期。
納污量大:一般為15~35kg/m3,是普通砂濾器的4倍以上;反洗耗水率低:反沖洗耗水量小于周期濾水量的1~2%。
過濾器檢漏常用的儀器有:塵埃粒子計數(shù)器和5C氣溶膠發(fā)生器。塵埃粒子計數(shù)器,用于測量潔凈環(huán)境中單位體積空氣內的塵埃粒子大小及數(shù)目,可直接檢測潔凈度等級為十級至三十萬級的潔凈環(huán)境。體積小、重量輕、檢測精度高、功能操作簡單明了,微處理器控制,可貯存、打印測量結果,測試潔凈環(huán)境十分便利。5C 氣溶膠發(fā)生器,TDA-5C氣溶膠發(fā)生器能產生一致的多種直徑分布的氣溶膠粒子,TDA-5C氣溶膠發(fā)生器與TDA-2G或TDA-2H等氣溶膠光度計配合使用時能提供足夠的挑戰(zhàn)粒子去測量過濾系統(tǒng)。
油霧法起源于德國,中國和前蘇聯(lián)也實行。測試塵源為油霧,“量”為含油霧空氣的濁度,以過濾器前后氣樣的濁度差別來判斷過濾器對油霧顆粒的過濾效率。德國規(guī)定使用石蠟油,油霧粒徑為0.3~0.5µm。中國標準規(guī)定油霧平均重量直徑為0.28~0.34µm,對油的種類未做具體規(guī)定。相關的標準有:中國GB6165-85,德國DIN24184-1990。油霧法在檢測過濾器時,容易對過濾器造成損傷,且不能直接讀值,浪費時間。德國油霧法已成為歷史,德國于1993 年率先頒布了以計數(shù)法為檢測方法的國家標準,歐洲標準EN-1822就是在德國標準的基礎上制定的。我國只有少數(shù)軍工單位使用該方法。
DOP法1956年起源于美國,曾被許多國家采用,中國國家標準中也已采用,這種方法曾經是國際上測試過濾器常用的方法。它的測試塵源為0.3µm單分散相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液滴,也稱為“熱DOP”,“量”為含DOP空氣的渾濁程度。將DOP液體加熱成蒸汽,蒸汽在特定的條件下冷凝成微小液滴,去掉過大和過小的液滴后留下0.3µm左右的顆粒,進入風道,通過測量過濾器前后氣樣的濁度,并由此判斷過濾器對0.3µm粉塵的過濾效率。測量儀器主要是光散射式光度計(photometer)。相關標準有:MIL-STD-28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