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道設備操作流程
在確認烘道傳送帶上無任何障礙物情況下,先打開電源總開關。打開加熱開關,在溫度沒有達到設定溫度之前先別上料,待溫度達到設定的溫度時開始上料。(注:在上料時請確認傳送帶和發(fā)熱燈管正常) 在烘道停機前先停止上料,當傳送帶上的物料傳送完成之后,先關掉加熱器開關,然后等待溫度降到30攝氏度范圍內再把傳送開關關掉待傳送停止之后,關掉總電源。
若所需光固、干燥的油墨為UV皺紋油墨,可以開啟位于進料口引皺燈開關和出料處的固化燈,此種設計可以延 長引皺距離,提高引皺效果,再經出料處的UV燈照射,即可干燥固化。
烘道設備組成:
設備主要由室體、熱風循環(huán)風機、遠紅外加熱系統、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
室體由矩形型鋼、角鋼及巖棉夾心保溫板組成。烘干室保溫層厚度為150㎜。室壁及室頂均采用整體式保溫壁板和頂板,板與板間的縫隙滿焊(氬弧焊)。
室體保溫采用保溫巖棉,使得烘干室的熱量散失減少到了小限度既減少熱橋現象;
室體外部采用1.5㎜厚的鍍鋅鋼板制成,內層采用2.0㎜厚的鋅板制成;室體底部用型鋼做成骨架,并
鋪設100㎜,巖棉保溫層,有效地解決底部保溫和支撐設備的問題。
設備運行時噪音≤85分貝。
烘干室內設溫度探測點,其中一點顯示、控制和記錄,另一點為顯示,溫控精度±5℃;并設極限溫度保護,防止溫度過高,同時有數據記錄(可存儲到U盤)。
加熱系統
烘干室采用室內遠紅外線+電加熱管混合加熱方式,遠紅外加熱裝置均勻布置在室體兩側工件相對應的高度。遠紅外燈管之間連接采用銅排和耐溫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