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食物的搭配
1. 茶
超甜的粽子,如棗泥、豆沙等,配薄荷茶、綠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清熱去膩。
特別油的粽子,如鮮肉、火腿、香腸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幫助消化。
2. 木瓜,菠蘿清甜消食,緩解吃完粽子后嘴里油膩的感覺,這種吃法既美容又助消化。
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由于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咸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也有南國風味的柊葉蛋黃肉粽(海南)、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異。
食用須知
1.吃粽子時好能同時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有節(jié)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點,可選擇迷你粽子
2.吃粽時應該搭配涼拌青菜、水果沙拉,緩解腸胃不適
3.粽子要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后才能吃;
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白米粽,別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5. 食用前需充分加熱至軟。
6.端午節(jié)前后可別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記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因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類食物中的主食、肉類與油脂。建議搭配時令蔬菜,餐后來一份水果。
要做到五小心:
一要看看粽子標簽上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別買變質(zhì)粽子;
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fā)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三要小心粽子的質(zhì)量,一定要買商場、餐飲企業(yè)、超市的正規(guī)粽子;
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wèi)生的粽子;
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對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膽結(jié)石、膽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黃粽和太油膩的粽子。
說起廣東早茶的來源,要追溯到咸豐同治年間。當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厘館”的館子,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shè)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腳談話。后來出現(xiàn)了茶居,規(guī)模漸大,變成茶樓,此后廣東人上茶樓喝早茶蔚然成風。直到今天,廣東早茶中茶水已經(jīng)成為配角,茶點卻愈發(fā)多樣,這種傳統(tǒng)文化隨著廣東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不但沒有消失的跡象,反而越來越成為廣東人休閑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有一種叫“二厘館”也供同樣的點心,區(qū)別在于價格和設(shè)備,茶樓的茶資要三分六厘,而二厘館的茶資只需要二厘,相差甚遠,足足十六倍。老式茶樓有些分等級,樓上比樓下的貴,因樓上有空調(diào)(或電風扇)而且地方較寬敞之故。
既名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廣東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茶的茶水以紅茶為主,取其暖胃去膩,利于消化。常見的有發(fā)酵茶(安化黑茶、普洱茶等)、烏龍茶(鐵觀音、大紅袍等),有的人也喜歡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涼祛火。紅茶色深紅,湯濃稠,味苦澀,雖在視覺和味覺上都不如綠茶,卻與廣東早茶中味道濃郁的茶點恰是配搭。
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