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優(yōu)點:可廣泛應用于肉制品、膨化食品、方便面、腌漬食品、焙烤食品、沙司、湯類、魚類、餐飲業(yè)、調(diào)味番茄醬…等調(diào)味品之中。
增味劑是指能增強或改進食品風味的物質(zhì)?!∥覈试S使用的氨基酸類型和核苷酸類型增味劑,有5’—鳥苷酸二鈉、5’—肌苷酸二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辣椒油樹脂等7種。
食品增味劑的使用對食品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若不科學地使用也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使用食品添加劑重要的原則是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安全性更為重要。衡量食品添加劑是否安全有一個重要概念——每日允許攝入量(即ADI值),每天攝入這個數(shù)量的添加劑,不會有問題。
增味劑主要分為有機酸類、核苷酸類和天然產(chǎn)物提取物等三類。有機酸類有谷氨酸鈉(味精)、氨基乙酸(又名甘氨酸)、L-丙氨酸、琥珀酸二鈉,增加和賦予食品鮮味;核苷酸類有5’—鳥苷酸二鈉、5’—肌苷酸二鈉等,增加和賦予食品鮮味,而且與氨基酸類鮮味物質(zhì)同時使用,呈現(xiàn)倍增效果 。
5’-肌苷酸鈉及5’一鳥苷酸鈉在可pH3以下長時間加熱會分解而失去作用,但在pH4~6時非常穩(wěn)定。這兩種核苷酸對磷酸分解酶非常敏感,因為磷酸分解酶可將磷酸脫去而失去呈味作用。在市場上的5’一呈味核苷酸(I+G)是5’-肌苷酸鈉與5’一鳥苷酸鈉各50%的混合物,而且它們與谷氨酸鈉混合使用時則相乘效果。
酸解法需強酸、高溫,并且必需氨基酸色氨酸被破壞,酶解法條件溫和,氨基酸不被破壞,構(gòu)型不發(fā)生改變。動物蛋白質(zhì)由多種氨基酸縮合及聚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