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柳樹是落葉喬木或灌木,稀匍伏小灌木。小枝無頂芽,芽鱗1枚。單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緣有鋸齒,稀全緣,葉柄短,是托葉?;▎涡?,雌雄異株,雄葇荑花序不,無花被,苞片全緣,雄蕊 5或多數(shù),花絲基部具腺體。雌花無花被,子房無柄或具柄,1室。蒴果,2裂。種子小,有毛。
柳樹的壽命較短,一般只能活20~30年,有的少數(shù)品種可以活以上,柳樹適應(yīng)力很強,在生態(tài)條件惡劣的環(huán)境中也能生長。柳樹又被分為垂柳、細(xì)柳、白皮柳、云南柳、大葉柳等多個品種,其中云南柳產(chǎn)于我國云南地區(qū)。
一年的秋天,我看到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摘柳葉,就問他,你摘這個干什么?他說,三叉神。用柳葉和蒲公英在一起泡水喝,可以三叉神。這個方子是他的一位老鄉(xiāng)告訴他的,他那位老鄉(xiāng)以前也是三叉疼,疼痛難忍,用柳葉和蒲公英泡水,喝了半年多,就喝好了。 蒲公英能我知道,但是,柳葉有什么功能呢?查書后才知道,柳葉即能又能止疼。 松樹具有陽剛之美,傲霜凌雪,是樹中的男子漢。柳樹則具有柔性之美,是樹中俏女子。柳樹有柔性但不是軟弱,耐寒、生命力強,用美麗的姿態(tài)裝扮著大地。
從古至今,很多人喜歡柳樹,春秋時,有個柳下惠。原來不姓柳,因為愛柳才改姓柳。東晉的陶淵明在堂前栽了五棵柳,自號“五柳先生”…… 而中國的文學(xué)作品中,處處有“柳”的影子,早的《詩經(jīng)》中的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詩句,而唐詩宋詞,更是處處籠罩著“細(xì)雨柳煙”。隨手翻開一本唐詩宋詞,“柳”的風(fēng)姿就躍然紙上,古道、石橋、長亭,都有柳樹婆娑,柳條飛舞,柳絮漫天。 “柳”寄托了人們的多種情思,“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折柳相送,蘊涵著深深的情誼。
早春,無論是河邊還是路旁,只要有柳樹的地方,就讓人覺得生機盎然,柳葉在陽光下閃爍,消失了一個冬季的黃鸝在柳葉間婉轉(zhuǎn)啼鳴。樹下的小草綠綠的,格外茂盛。子們折下柳條,做成柳笛,吹出歡快的聲音;大人們把柔軟的柳枝編成草帽,戴在孩子的頭上。 夏日,柳葉繁茂,遮擋烈日,為人們撐起一片陰涼。小時候,村前的小桂河上,有一段兩岸栽了不少柳樹。柳樹經(jīng)年,樹枝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綠色的走廊。炎熱的夏日,婦女們在樹蔭下洗衣,孩子們在樹蔭下嬉戲游玩,是一處難得的好地方。
柳樹,無疑是普通、常見的樹木了,大江南北、河堤路邊,到處都有柳樹的身影。早在三國時期,曹丕就寫下了《柳賦》。賦中寫道?!皯?yīng)隆時而繁育兮,揚翠葉之青純。修干偃蹇以虹指兮,柔條阿那而蛇伸?!绷鴺湓诿篮玫募竟?jié)生長發(fā)育,葉子輕輕翠綠迎風(fēng)飄揚。樹枝彎曲好像空中的彩虹,柔軟的枝條婀娜多姿,像蛇一樣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