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分磁鐵與軟磁,磁鐵是加上強磁,使磁性物質的自旋與電子角動量成固定方向排列,軟磁則是加上電。(也是一種加上磁力的方法)等電流去掉軟鐵會慢慢失去磁性。
分類:磁鐵可分為“磁鐵”與“非磁鐵”。磁鐵可以是天然產物,又稱天然磁石,也可以由人工制造。非性磁鐵,例如電磁鐵,只有在某些條件下才會出現(xiàn)磁性。
經過千的發(fā)展,今天磁鐵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強力材料。通過合成不同材料的合金可以達到與吸鐵石相同的效果,而且還可以提高磁力。在18世紀就出現(xiàn)了人造的磁鐵,但制造更強磁性材料的過程卻十分緩慢,直到20世紀20年代制造出鋁鎳鈷(Alnico)。隨后,20世紀50年代制造出了鐵氧體(Ferrite),70年代制造出稀土磁鐵[Rare Earth magnet,包括釹鐵硼(NdFeB)和釤鈷(SmCo)]。至此,磁學科技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強磁材料也使得元件更加小型化。
金屬合金磁鐵包括釹鐵硼磁鐵(Nd2Fe14B magnet)、釤鈷磁鐵(SmCo magnet)、鋁鎳鈷磁鐵(ALNiCO magnet)鐵鉻鈷磁鐵(FeCrCo magnet) 燒結銣鐵硼:是1983年以后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永磁材料,它具有的磁性能,廣泛應用于各種永磁電機,工程機械、電聲、電器以及醫(yī)療器械。 燒結釤鈷永磁是一種的永磁材料,即具有很高測磁性能,同時又有很強的防腐蝕性、抗氧化性、溫度系數(shù)低、居里溫度高、能在較高環(huán)境下使用,廣泛應用于馬達、傳感器、探測儀、雷達以及其他高科技領域。
鐵氧體磁鐵 它主要原料包括BaFe12O19和SrFe12O19。通過陶瓷工藝法制造而成,質地比較硬,屬脆性材料,由于鐵氧體磁鐵有很好的耐溫性、價格低廉、性能適中,已成為應用為廣泛的永磁體。
磁鐵又名吸鐵石,是指在周圍和自身內部存在磁場的物體或材質,分為天然和人造兩大類。人造磁鐵通常用金屬合金制成,具有強磁性。又可分作“性磁鐵”與“非性磁鐵”,即“硬磁”與“軟磁”。天然磁鐵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鐵,化學式Fe3O4,常稱“磁性氧化鐵”。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可以看成是氧化亞鐵和氧化鐵組成的化合物。因在四氧化三鐵的晶體里存在著兩種不同價態(tài)的離子,其中三分之一是Fe2+,三分之二是Fe3+,是一種復雜的化合物。它不溶于水,也不能與水反應。與酸反應,不溶于堿。主要用于制底漆和面漆,用于電子工業(yè)的磁性材料,也用于建筑工業(yè)的防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