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里面下老豆腐是許多人喜歡吃的蔬菜。煮久不爛,豆香濃郁。在鍋底煮幾分鐘,你就可以品嘗到辛辣而鮮嫩的老豆腐了!
薄薯片是薯片的愛!像我這樣喜歡吃耙土豆的人,一定要厚切!雖然零食火鍋不是很素食,但每次我們吃火鍋,桌上總會有蓮藕片!火鍋吃到后,燙一份寬粉作為主食,既好吃,還養(yǎng)胃!所以,寬粉也擠掉不少競爭者,成功進入今天的榜單。
火鍋店三個組成部分是的,火鍋的配料大致可分為三類:主料、湯料和蘸碟。
火鍋的主要食材包括肉類、海鮮、蔬菜、豆制品、蘑菇制品、蛋類制品等各種日常食材,食客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
湯料是火鍋底湯,通常分為紅湯和白湯。白湯是將老母雞、肥鴨、豬骨、火腿肘、豬瘦肉、洋蔥、姜、酒等煮成的湯,紅湯是在白湯的基礎上加入胡椒、豆瓣、豆豉、果汁、冰糖、精鹽、黃酒、各種調味品等制成。
蘸碟是火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見的菜肴有麻油碟、蒜泥碟、花椒油碟、紅油碟、辣醬碟、傳祺蘸碟、醬碟、韭菜花碟等。
雖然火鍋四季都可以吃,但冬天是吃火鍋的佳時間。吃火鍋的好處在于用料,鮮嫩、健康、放心;現(xiàn)在可以吃了,可以蒸;調味料可控,味道鮮美等,有人說“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紅油翻騰的火鍋,上下起舞的肉片。
現(xiàn)代一些文化名流對火鍋也情有鐘,名人胡適對故鄉(xiāng)徽州火鍋鐘愛。有加,在家宴請客人吃飯時,大多由其夫人精心烹制徽州火鍋以招待客人。著名文學家梁實秋在一篇題為《胡適先生二三事》的回憶短文中,就描寫了徽州火鍋給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胡適對徽州火鍋的偏愛之情。電影名導演謝添早年在重慶時,喜食重慶火鍋,堪稱是一個愛吃火鍋的"老饕".
火鍋不僅是美食,而且蘊含著飲食文化的內涵,為人們品嘗倍添雅趣。吃火鍋時,男女老少、親朋好友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把臂共話,舉箸大啖,溫情蕩漾,洋溢著熱烈融洽的氣氛,適合了大團圓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東北,人們招待客人時,火鍋里的菜擺放頗有]規(guī)矩:前飛后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即飛禽類肉放在火鍋對爐口的前方,走獸類肉放于火鍋后邊,左邊是魚類,右邊是蝦類,各種菜絲稍許放一些,宛若"眾星捧月"以示尊敬。若對待不速之客,則把兩個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鍋前邊,后邊是走獸類肉,示意你離去。
火鍋雖味美,但在吃火鍋時要注意衛(wèi)生,講究科學。一要注意選料新鮮,以免發(fā)生食物中毒。二要掌握好火候,食物若在鍋里燒的時間過長,會導致營養(yǎng)成分損壞,并失去鮮味;若不等火候燒開就吃,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此外,應注意不要滾湯吃,否則易燙傷口腔和食道的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