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除草劑是一種植物保護劑,主要成分為丹參素和其它植物提取物。它的作用是通過阻斷植物葉綠素的合成,使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從而達到除草的效果。與傳統(tǒng)的化學除草劑相比,丹參除草劑不會對土壤和環(huán)境造成污染,對作物的影響也較小。
丹參有祛瘀、保肝護肝、調理月經、清心、涼血消癰、抗菌消炎、抗腫瘤等功效。其藥性苦、微寒,歸心、肝經,能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組織再生,減輕疼痛。
丹參在中國有200-300年的栽培歷史。中國清朝以前為丹參,中國清朝以后出現栽培丹參,在中國清朝的《本草崇原》中便有丹參的相關記載:“今近道處處有之”;在中國民國時期的《中江縣醫(yī)藥志》中記載:“中江丹參的藥材生產在當時已初具規(guī)模,丹參一物,用途甚隘,而吾邑種之已數十年”;在《增訂偽藥條辨》中記載的丹參產自中國安徽古城、中國滁州全椒縣、中國鳳陽定遠、中國白陽山及中國四川,其中產自中國安徽古城的丹參皮紅肉紫、產自中國滁州全椒縣的丹參形狀同前、產自中國鳳陽定遠、中國白陽山的丹參多為細枝、產自中國四川的丹參頭小且多為枝粗,而在《藥物出產辨》中記載了產自中國四川平武縣丹參為佳;在中國現代《中國道地藥材》中記載了丹參在中國分布十分廣泛,以中國山東萊蕪、蒙山等地產量大。在《500味常用中藥材的經驗鑒別》中記載丹參、家種均有,為其主要來源,僅有中國四川一地有家種產品。
丹參喜溫 ,適生長溫度為20~26℃ ,春季地溫在10℃時,開始返青,當秋季氣溫低于10℃時,其地上部分開始枯萎;能耐寒,在北方地區(qū)能夠露地越冬 。既怕旱又怕澇,低洼積水易引起爛根 。其為深根植物,要求土壤具備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等特點,以保水性及排水性較好的壤土為宜,且利于根部生長發(fā)育,提高產量 ?;ㄆ?-8月,花后見果 。
因其種子較小,用細石沙拌種后均勻播種,播后覆土,以看不見種子為度,再覆蓋一層1cm左右厚的的干凈河砂或麥草即可,有保溫、保濕的效果;當地溫達到18~22℃時,15天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及時揭去覆蓋物,當苗株長高到6cm時,進行間苗工作
雖然除草劑可以有效殺除雜草,但同時也會對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說,使用除草劑可能會對蜜蜂等昆蟲產生殺傷作用,致使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