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下坂田、產(chǎn)碓下坂地段,質地雖靈而多硬黝,乾裂偶帶青皮;黃而紅褐,外層色濃至里而趨淡、蘿卜紋明顯、細密而稍直。多有虱卵狀的小白點。另外還有一種無皮、無蘿卜紋、質地嫩,裂格少質地通靈度稍遜,色澤與下坂田相同,也含有虱卵狀小白點者。
黑田、黑色田石?;蚝谥蟹呼?,或黑中帶灰,帶灰常有黃皮肌質較其它田石粗,蘿卜紋或粗而顯,或細而密,產(chǎn)于三坂田,在鐵頭嶺一帶水田中居多。近于雜田,人們多以制不定形閑章者。
田黃的產(chǎn)量并不低,留在民間的舊田黃件和印章也不少。但值得提醒的是,田黃的質地優(yōu)劣懸殊,價值高低差異大,不能一概而論。而值得收藏的、投資的也僅是田黃中少部分特征明顯,各方面俱佳而無可挑剔的上品。其材質溫潤凝膩,在軟質雕刻石中居品。明、清各朝均被作為貢品獻入皇宮,被雕刻成御用璽印及藝術擺件,故田黃石又被尊為“石中”、“石帝”,故其身價。從田黃石的屬性看,凡經(jīng)雕鐫的藝術品,都可以當作文物看待,因為它不能復制,屬于沒有再生性的藝術品。田黃因質佳色濃,難得,尊為“石中之帝”,價格,早有“一兩田黃十兩金”之說,而現(xiàn)如今田黃的價值可以說是“一兩田黃萬兩金”,足以見得其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