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保措施
1) 井點管透水節(jié)段包裹嚴實不透砂,埋設深度應達到方案要求標高,并插于透水層。透水節(jié)段回填中粗砂,透水效果。
2) 井點管與橡膠管、橡膠管與集水管、集水管和真空泵的連接密封不漏氣。
3) 抽水用電嚴格實行三相五線制,配電系統(tǒng)釆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規(guī)定。
4) 降水期間,應設專人巡視降水情況和機具設備的維護,當發(fā)生機械故障,如電機燒壞、開挖無意破壞或出現(xiàn)清水混濁等異?,F(xiàn)象時,應及時處理,確保正常抽水。
5) 對各水管連接處一天檢查一次,防止漏氣,影響抽水效果。
6) 開始抽水時,如觀測降水在計算時間內還未達到規(guī)定降水深度時,應立即檢查原因,對降水進行重新修正和計算,直到達到規(guī)定降水深度后才可進行下道工序 施工。
7) 井點管間距、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一組井點管和接頭中心,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8) 如基坑周圍有高樓或重要建筑物時,在抽水期間內,應在基坑周圍建筑物設臨時沉降觀測點每日對建筑物進行沉降觀測一次(觀測應有觀測記錄),當發(fā)現(xiàn)有沉降異常時,應及時釆取措施處理,處理時可在井點管和建筑物之間設回灌井,釆用回灌法,建筑物地基以下水位平衡。
1.為何需要進行降水,在地下水位較高地區(qū)開挖深基坑時,土的含水層被切斷,地下水會不斷地滲流入基坑內。為了施工的正常進行,防止出現(xiàn)流砂、邊坡失穩(wěn)和地基承載力下降,做好基坑降水工作。2.噴射井點當基坑開挖所需降水深度超過6m時,的輕型井點就難以收到預期的降水效果,這時如果場地許可,可以采用二級甚至多級輕型井點以增加降水深度,達到設計要求。但是這樣一來會增加基坑土方施工工程量、增加降水設備用量并延長工期,二來也擴大了井點降水的影響范圍而對環(huán)境不利。為此,可考慮采用噴射井點。根據(jù)工作流體的不同,以壓力水作為工作流體的為噴水井點;以壓縮空氣作為工作流體的是噴氣井點,兩者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噴射井點系統(tǒng)主要是由噴射井點、高壓水泵(或空氣壓縮機)和管路系統(tǒng)組成。
適用于滲透系數(shù)為0.1~50m/d的土層中。降水深度為:單級井點3~6m,多級井點6~12m
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間距布設井點管,井點管底部設置濾水管插入透水層,上部接軟管與集水總管進行連接,集水總管為Φ150鋼管,周身設置與井點管間距相同的Φ40吸水管口,然后通過真空吸水泵將集水管內水抽出,從而達到降低基坑四周地下水位的效果,了基底的干燥無水。水井大致分為四大類,無壓完整井、無壓非完整井、承壓完整井、承壓非完整井。
根據(jù)人工沖孔輕型井點在太倉市規(guī)劃館工程基坑降水應用的情況來看,該施工工藝具有機具設備簡單、操作方便、降水效果好等特點,能夠有效地提高基坑邊坡的穩(wěn)定性、防止坑底流砂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井點管施工工藝程序是:放線定位→土方預開挖→沖孔→安裝井點管→安裝離心式自吸泵→用彎聯(lián)管將井點管與水泵連接→安裝集排水管→開動離心水泵抽水→觀測地下水位變化。
井點沖孔,人工將沖孔管對準井點位置,啟動高壓水泵,水壓控制在0.4~0.8MPa,在高壓水沖擊下沖孔管開始下沉,并不斷地升降沖孔管。在射水與沖孔管沖切作用下,大約在5~10min時間之內,沖孔管可下沉2m左右,若遇到較厚的純粘土時,沉管時間要延長,此時可增加高壓水泵的壓力,以達到加速沉管的速度。沖擊孔的成孔直徑應達到100~150mm,井孔壁與井點管之間有一定間隙,以便于填充砂石,沖孔深度應比濾管設計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當基坑附近沒有建筑、管線、道路時,坑中井點水位應降至基坑底面以下1米為宜。
基礎和地下構筑物的施工完成后,可以停止降水并拆除井點系統(tǒng)。井點管的拔出可借助于機械,比如挖掘機、神仙葫蘆等。井點管拔出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堵塞。
降水期間,現(xiàn)場設專人經(jīng)常觀測,若抽水過程中發(fā)現(xiàn)真空度不足,應立即檢查整個抽水系統(tǒng)有無漏氣環(huán)節(jié),并應及時排除。
在抽水過程中,特別是開始抽水時,應檢查有無井點管被淤塞的情況,可通過管內水流聲、管子表面是否潮濕等方法進行檢查。如果井點管被淤塞數(shù)量超過井點管總數(shù)的10%,則會嚴重影響基坑降水效果,應及時采取措施,采用高壓水反復沖洗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