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因易溶于水,可直接溶解于食品加工用水中制成溶液,或與食品級輔料(麥芽糊精、乳糖)混合制成預混料后加入食品原料;適配烘焙、擠壓等高溫加工場景(短期耐受溫度可達 180℃),無需刻意避開加工前期,且不易與食品中的植酸、鞣酸等成分結合;操作中無需特殊避光處理,可與中性、弱酸性、弱堿性食品原料混合。
用法:作為化妝品原料時,在常溫(25-30℃)、pH 4.0-8.0 條件下,與其他化妝品級成分(保濕劑、乳化劑)混合至體系均一,可直接溶解于水性基質(zhì),且不易與化妝品中的其他金屬離子發(fā)生不良反應;作為飼料添加劑時,先與飼料載體(麥麩、米糠粕)混合制成 1%-3% 濃度的預混料(按鹽計),再與飼料原料充分攪拌均勻;作為標準品時,按規(guī)定濃度(按鐵元素計)溶解于超純水中,配制成標準溶液使用。
用法:作為絡合劑用于廢水處理時,直接按比例溶解于廢水后攪拌,控制 pH 6.0-9.0 以提升絡合效率;作為中間體參與合成反應時,在常溫(20-50℃)、常壓條件下加入反應體系,可先溶解于水或甲醇等極性溶劑后再投料,利用其強絡合性與金屬離子形成穩(wěn)定結構;作為分析試劑或標準物質(zhì)時,準確稱量(按鹽計)后溶解于水或 pH 5-7 的緩沖溶液中,配制成濃度的溶液使用。
用量:作為廢水處理絡合劑時,用量通常為廢水質(zhì)量的 0.01%-0.1%(按鹽計),具體需根據(jù)廢水中重金屬離子濃度調(diào)整;作為合成中間體時,用量為反應體系的 0.05%-0.2%(按鹽計),結合工藝參數(shù)與反應需求優(yōu)化;作為標準物質(zhì)時,需按分析方法要求控制濃度,通常為 0.01-0.1mol/L(按鹽計),確保檢測結果準確。
用法:用于印染前處理時,將乙二胺四乙酸鐵鈉溶解于處理水中,配制成 0.1%-0.5%(按水質(zhì)量計)的溶液,將織物在 40-60℃下浸泡 20-30 分鐘后清洗;用于染色過程時,在染料加入前將其溶解于染浴中,濃度為染浴質(zhì)量的 0.02%-0.1%(按鹽計),再加入染料并按常規(guī)染色工藝(如升溫至 80-100℃)操作;后處理時,將其與其他后整理劑混合制成處理液,采用浸軋(軋余率 70%-85%)工藝處理織物,后續(xù)經(jīng) 80-100℃烘干。
用量:暫無統(tǒng)一行業(yè)標準,實際應用時需根據(jù)水質(zhì)硬度(如鈣鎂離子濃度)、織物材質(zhì)(棉、滌綸、羊毛等)、染料類型(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等)調(diào)整,前處理用量通常為 0.1-0.5g/L(按鹽計),染色過程用量為 0.02-0.1g/L(按鹽計),建議通過小批量染色試驗確定佳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