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件中的竹、木、牙、角雕、硯臺、紫砂壺、琺瑯器等,主要興盛于明代中期以后,清乾隆時期各種雜件工藝品的工藝制作達到了頂峰。明清時期的硬木家具及瓷器工藝紋飾,與竹木牙角玉雕、鼻煙壺、紫砂壺、硯臺上的雕琢工藝有很多相似之處。俗話說,一專多能,一通百通,明清時期很多雕刻家,既會雕玉器,也會雕竹器、牙器、角器、木器。凡懂得鑒定明清時期的彩瓷紋飾、家具紋飾、玉雕工藝者,多少也懂得竹木牙角玉雕、鼻煙壺、紫砂壺、銅墨盒上的雕琢工藝。
因為存世量少等原因,相對不受市場追捧的藏品類別,其價格并不一定低,比如漆器、琺瑯器,價格在幾百萬以上的拍品屢屢出現(xiàn)。雜項中時不時還出現(xiàn)了一些千萬元左右的天價,如前面提到的大圣遺音古琴。另外,例如犀角,市場價格一直是居高不下,只要成交,幾乎不會少于六位數(shù)。
雜項因為雜,種類多,其市場分布就顯得稍微有些亂,各個地域必然有不同的特色。我經(jīng)常出差,去過很多地方,就經(jīng)驗來看,雜項類的傳統(tǒng)工藝品很具有地域特色,質(zhì)地也不盡相同,如果不了解這一點,亂買一氣,必定經(jīng)常吃虧上當(dāng)。
玉石類的雜項,在重要的產(chǎn)石區(qū),如福建壽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河南南陽等地較多。當(dāng)然,這里的贗品也不少,收藏時要多加注意。漆器也是南方比較多,但是雕漆、填漆等在北方的存世量大一些。絲織品方面,除了宮廷的某些絲織品,四大名繡在各地方流傳下來的都不少,民間織繡在傳統(tǒng)文化發(fā)達的地區(qū)較多。
凡初入門的收藏者,收藏的正道是選擇你喜歡的收藏項目如陶瓷、書畫、青銅器、家具、硯臺、紫砂壺等,以“縱向?qū)Ρ仁詹罔b別法”進行收藏活動。如漢唐陶瓷器型碩大豐滿,宋元陶瓷器型靈秀瘦長,元青花粗獷,明青花儒雅,清青花艷麗等。
因為雜項收藏品的收藏正道是以“橫向?qū)Ρ仁詹罔b別法”進行收藏活動的,如清乾隆年間的彩瓷紋飾是有史以來達到的高工藝成就。玉器雕工俗稱“乾隆工”,與乾隆同時期的竹木牙雕件之雕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當(dāng)時工匠既雕牙雕,又雕角雕、竹雕等。收藏此類雜件,須調(diào)動平時積累的各種收藏經(jīng)驗,進行橫向比較來作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