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的紋飾和銘文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這些紋飾和銘文的產生與流行,與當時的、經(jīng)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及時代風尚有一定的關系。
日本學者梅原末治在《漢以前的古鏡的研究》圖版第八2記錄了一面「徑一尺」的紋飾相類似的四山鏡,因此,《銅鏡圖典》(孔祥星、劉一曼著,1992年)46頁在轉錄這面四山鏡時,說「直徑33厘米,而且是構圖華麗的四山鏡」,這是目前見于著錄的尺寸的四山鏡?!堕L沙楚墓》(湖南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著)亦介紹了從長沙楚墓出土的100件山字紋鏡,其中紋飾相似的四山鏡直徑為17.2厘米(《長沙楚墓》235-242頁),與前述的仍相差很遠。由此可見,紋飾如此繁復與華麗的直徑22厘米以上的大型四山鏡,比較。
此鏡為圓鈕,連珠紋鈕座,兩周凸弦紋帶和素平緣之間是兩周銘文帶,內圈的銘文為:「內請(清)質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心忽楊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4字,外圈銘文為:「潔精白而事君,怨污歡之弇明,彼玄錫之流澤,恐疏遠而日忘,懷糜美之窮暟,外承歡之可說(悅),慕窈窕之靈景(影),愿永思而毋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