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早就生產油墨。油墨的前身是松油墨。中國利用松煙、膠質(主要是牛皮膠,起粘合煙灰的作用)與水制成黑墨。開始作書寫用,以后用于木板印刷業(yè)。油墨在中國的早期發(fā)展較快,中世紀后,一直固步自封,滿足于傳統(tǒng),不甚創(chuàng)見。當時歐洲的木板印刷也是以水性為主,但應用不佳,遂改為油類。以后演變?yōu)楝F(xiàn)代印刷油墨。印刷技術的發(fā)展刺激著油墨工業(yè)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適應各種印刷要求,功能多,質量高的油墨 [3] 。
國際間公認中國為古代文明中先使用墨的國家,早在西漢時期(公元前200年)中國就開始使用墨了,這種墨可以在竹帛上寫字傳遞信息,其某些功能可以與當代油墨相類比
紫外光固化油墨:紫外光固化(UV)油墨是指在紫外線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長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利用不同紫外光譜,可產生不同能量,將不同油墨連結料中的單體聚合成聚合物,所以UV油墨的色膜具有良好的機械和化學性能。UV油墨的主要優(yōu)點有:(1)不用溶劑;(2)干燥速度快,耗能少;(3)光澤好,色彩鮮艷;(4)耐水、耐溶劑,耐磨性能好。UV油墨中光引發(fā)劑是一種易受光激發(fā)的化合物,在吸收光照后激發(fā)成自由基,能量轉移給感光性分子或光交聯(lián)劑,使UV墨發(fā)生光固化反應。UV墨已成為一種較成熟的油墨技術,其污染物排放幾乎為零。除了不含溶劑,UV墨還有如不易糊版,網(wǎng)點清晰,墨色鮮艷光亮,耐化學性能,用量省等優(yōu)點 [5] 。
水性UV油墨:水性UV油墨是UV墨領域研究的新方向。普通UV墨中的預聚物黏度一般都很大,需加入活性稀釋劑稀釋。而使用的稀釋劑丙烯酸酯類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皮膚刺激性和毒性,因此在研制低黏度預聚物和低毒性活性稀釋劑的同時,另一個發(fā)展方向是研究水性UV油墨,即以水和乙醇等作為稀釋劑。水性UV墨已研制成功,并在一些印刷中獲得應用 [5] 。
醇溶性油墨:主要在柔印中發(fā)揮作用的醇溶性油墨也是一種公害甚小的油墨,主要應用于食品、藥品、飲料、及與人體接觸的日用品包裝印刷等方面 [5] 。
大量回收膠印油墨,四色油墨,快干亮油墨,標準色墨:印刷油墨大體上都是各油墨廠生產的類型相同的標準色墨。除了顏色之外,油墨色調的主要差別就是油墨皮膜呈現(xiàn)的不同光澤,有發(fā)亮的光澤型和無光型,介于兩者之間的是半光亮型油墨 [5] 。
專色墨:專色墨是按原稿設計的顏色標準,使用現(xiàn)有的彩色墨及輔助劑調配出顏色的油墨。彩色連續(xù)調圖像原稿都是采用黃、品、青、黑四色網(wǎng)點印版套印復制的,不需要專色墨。但是在包裝品、廣告、書刊封面等彩色印刷品中,所采用的顏色多數(shù)以專色實地平涂 [5] 。